知识,2B还是2C?

English Version

最近在互联网上集中学了点东西,了解了一下现在互联网上知识平台可以做怎么样的学习,其中有些体会,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发现知识似乎可以大致分成2B和2C的。不熟悉这两个词的朋友,B是business, 商业,2B表示针对其他的商业公司,比如银行和银行间的业务可以理解为2B,阿里巴巴网站把中国的商品放到其平台上供国外的商家采购,是2B。C是customer,就是客户,一般理解为个人。2C就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服务,比如淘宝,是卖东西给普通个人的,就是2C。互联网领域,做2C的领域一般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满足个人生活方面的种种需求;做2B的是公司间的业务,个人一般接触不到,不太了解。

说2B的知识,意思是各行各业的知识很专业,隔行如隔山,知识和个人的生活领域也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知识都算2B吧,尤其是理工专业或科学领域的。说2C的知识,是说这些知识在个人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比如大家一般比较感兴趣的历史,建筑,地质,生物等等。

其实2B和2C的知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程度。

我在维基百科上查了一下近代有名的大数学家,大物理学家的出身,绝大多数都是出于世家,要么祖上是进士举人之类的,要么父亲是大学教授(详见这个知识包)。极少的例外的是华罗庚。(出生寒门的应该还有,没有去做完全的统计。)

在人文方面,这样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另外,似乎在欧洲中世纪和启蒙时期也没有那么严重。感觉家庭背景对于科学的学习还是有巨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影响恐怕主要还是在自小的熏陶方面。而我理解的这种熏陶,即周围的人可以象讲故事一样讲那些数学物理的东西,或者在人文领域也是讲故事一样把很多东西都能串起来。

换句话说,是他们家传的2C的知识很丰富,能够和2B的知识广泛连接在一起!

这种2C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词,即常识。

梁启超的几个孩子都是各专业的大家。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信里也敦敦告诫要多学些常识,不要太专了。梁启超说:“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 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堕落之根源。。。。。。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有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另外,看过几个人的回忆录里回忆第一次见毛泽东的印象,都说毛泽东的常识异常丰富。讲这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常识的意思。

这应该是很高的门槛。但即使是这样高的门槛,在互联网时代也不是不可以逾越的。

在过去,识字是学习的门槛。那时这个门槛很高。从文言改白话,又提高了识字的普及率,大家基本上就可以自己看书了。过去只有个人的家里才有藏书,那时家庭背景对于读书应该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到处有书店图书馆可以让你任意读,这个门槛也消失了。互联网起来后,可以阅读的东西更多,知识的搜索更加方便。记得大学时,我很想学习茶文化相关知识,在图书馆找,只找到一本书。还是后来的机缘,去中国茶叶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才接触到比较多的茶的知识,后来自己吸收总结写了本小册子。过了些年,偶尔到互联网上查了下,发现当年看的东西,都在网上了。想当年我是要消耗几年的时间,慢慢的等待到机会才能学习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竟然键盘敲几下就出来了。从这也可见互联网时代学习的速度。所以我常在揣测这些80后90后们是不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获得的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大的多?而我们这些已经不惑的人,如果不保持持续的学习,很可能就象我们看我们自己的父母那代人一样,拼音不会,英语不会等等。而最近两个月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集中学习,更是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两个月,仅仅是依靠纪录片+知乎(quora)+ 维基百科+马蜂窝+谷歌(百度)地图(包括谷歌地球),就可以连续不断的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

纪录片,人家都已经花这么多时间拍成片子的东西,一般都是在大众能够理解的范围和大众比较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即所谓的常识。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看不懂,即使碰到有些暂时没看懂的部分先跳过去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能够迅速的吸收大量的“常识”。比如BBC的纪录片拍摄了各种植物的跨度几天或几个月的视频,然后加快速度播放给你看,那些植物就像动物一样充满了选择和能动性。大量的关于海洋生物的纪录片,深海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南北极的等等,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用摄像头记录下来很多珍贵的视频,呈现了这个星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命形态。或者是高清晰的细胞内部各细胞器如何运作的3D计算机动画,让你清晰的看到细胞是如何抗击病毒的。(遥想当年学习生物的时候,一本书大量的篇幅,大部分都是在用文字给你描述各种细胞或细胞器长的什么样子,读起来很费事,还要发挥想象力去想象那些细胞器的样子。美国的教材好很多,大开本很厚的一本书,大量的大幅精彩图片,不过还是没有这个高清3D计算机动画能够把细胞的动态展示的如此清楚,并且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人类对细胞的了解,比我们那个时候又要清楚了很多。)或者讲地球起源的纪录片,用动画把地质的运动,板块的移动画的清清楚楚,可以知道黄石公园下面原来是个巨型火山口,夏威夷岛链的形成,发现大峡谷和大瀑布有相同的成因,发现第四纪冰川在世界各地留下的U型谷。

知乎上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域的专家(如大学教授,科学院研究员等)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去深入浅出的把事情讲清楚(常常有人花好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就为了回答一个问题),或者把很多理解了的知识汇集起来写专栏。11年到现在知乎上积累的好问题好答案已经不少,通过知乎能够快速的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知乎上热点的问题和答案一般也是大众比较普遍关心的知识,即常识,比如人类起源,人类文明历史,地质,生物,物理,宇宙等。

纪录片和知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对知识的过滤机制。我一个朋友喜欢用过滤这个词,来表达对知识的吸收和信息的获取的一个关键是如何去过滤。我觉得知识是浩如烟海的,任何一个领域如果钻进去,都很深,可以耗尽你所有的时间。但是如何去找到那些靠谱的知识,那些和生活广泛相关的知识,那些能很快促进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的知识,那些自己目前能够吸收的知识,这就是对知识吸收的过滤机制。我们过去似乎很强调读书学习,但似乎很少有强调如何过滤。其实读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且很多书并没有那么好。大学第一年暑假,我计划暑假留校集中读图书馆里的书。看了不到一个月,就觉得无聊回家了。一方面是那时候图书馆里的书没有那么好,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缺少好的过滤机制。比如不知道哪些书好。靠着自己多读是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的,但是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慢慢发现(比如大学时,我慢慢的发现陈寅恪顾准这些人,慢慢的发现南方周末,粤港信息报这样的好报纸)。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有豆瓣这样的网站可以有好的书评大众的打分以及好友的评价来帮助自己迅速的挑选到自己感兴趣能吸收的书。但看书,还是比较花时间的。看纪录片和知乎上的精彩答案,就快得多。

豆瓣,纪录片,知乎,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过滤机制,它们专注于常识的领域,你通过这些过滤机制去快速有效的吸收浩如烟海的知识,可以徜徉在知识海洋里,感受知识学习的无穷乐趣,如梁启超所说“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了个新生命,如朝旭在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维基百科是“靠谱”的知识。泛滥在我们生活中不靠谱的“知识”很多,不加鉴别一律吸收会误导自己,虽然时间长了知道的多了可以自我纠正但是还是浪费了许多的时间。互联网上的信息,同样有不靠谱的和靠谱的。比如百度搜索的结果以及百度百科极不靠谱,最多参考一下,但要谨防被误导。而且百度百科的知识分类体系极差,可以说没有体系。而维基百科不仅靠谱,知识体系很严谨,可以进行相关类别的延伸阅读。这些是百度百科完全没法比的。看到某个点不太了解的就可以上维基百科上查查看有没有该词条,然后做些扩展阅读,迅速把一个小点的知识扩大到一个大点,大到能够和其他的点相连起来,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方法。

纪录片也属于靠谱的知识。知乎上的高赞答案相对比较靠谱,有时候需要点鉴别能力。

马蜂窝和地图都是很好的工具。现在旅游的人多,大家都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每个人都像司马迁一样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漂洋过海,寻访一下其他文明的古迹,其他国家的美景奇观。手机拍摄也方便,拍了很多的照片。我猜想可能是因为旅游的方便,大家的视野的拓宽,激起了大家对很多领域知识的兴趣吧。看看知乎上的问题和答案,感觉大家对生命起源,物种进化,人类起源,人类文明史,地球地质构造变迁等等的兴趣使得这些领域的回答在知乎上形成了热点和高质量的知识。2000年去美国的时候,看到很多美国人很喜欢地质以及考古,上大学选择这些专业,作为终身的职业,那时候感觉还是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另外,美国人很喜欢看“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和国家地理杂志。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欧美人都是经常出国旅游,全球到处跑的。他们的纪录片也很发达。应该是因为这些促使了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兴趣和学习。现在中国的经济水平上去了,大家出行旅游的也多了,兴趣开始丰富起来,而互联网则方便了这些知识的学习。(记得大学的时候去南京玩了几天,去了不少地方。但是十几年后竟然完全不记得自己在南京去了哪些地方,后来马蜂窝上看看,才回想起来。盖因当时没有互联网,查资料比较麻烦,所以去了一趟南京也没有查查相关的资料,不像现在去一个地方都会查阅一下。另外那个年代钱包里没几个钱,所以也没去过几个地方,缺乏比较,对中国的古城古建筑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十几亿人摆脱了以前的无知无畏状态,可以象当年的梁启超徐志摩胡适等人一样到处旅游环球旅行的时候(比如徐志摩在致陆小曼的书信里写到他把去欧洲的游历作为对自己顶重要的教育),这片土地上的人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再做出重大的贡献吧。

当然旅游还是消耗时间和金钱的。节省时间和金钱的方法就是看马蜂窝这种网站(都有大家拍摄的照片啊,可以基本感受一下了),再结合维基百科,地图,知乎,纪录片等也可以了解的差不多了。否则,你就是去故宫100次,估计也是看了就啥也不记得了。应该说现在互联网上,学习的门槛已经很低,没有了空间时间上的限制,除了难以想象的需要亲身去看看质地的,基本上在互联网上都可以看到。(谷歌还有一个谷歌艺术的站点,全世界博物馆的收藏都已经数字化了,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当然,亲自去当地看,是一种全方位的接触,分得清重点,很多点是在互联网上这种接近平面的接触方式比较难以感受到的,所以有时候亲自去看,也算一种有效的过滤机制,避免看大量的不太重要的东西,或者过早进入过多的细节。这点,和“实践”对知识的效用一样的。实践也可以看做一个重要的过滤机制,比如我大学里做过一些直销等。很多学富五车的人未必真的有知识,因为缺乏实践,所以所学的大量是虚妄的信息而已,并没有经过有效的过滤。比如孙中山跟袁世凯说他要给中国在10年内建设20万里的铁路(外国记者评孙中山铁路计划:比疯子还疯 缺乏常识)。当年毛泽东搞上山下乡,虽然负面作用很大破坏很大,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也许是真心觉得知识分子太缺乏实践,需要向劳动人民好好学习一下。(当然,我相信互联网时代不必象那个时代一样,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有明显的脱节。互联网时代,劳动人民也可以是知识广博富有生活情趣的知识分子!)

现在互联网的丰富,你如果有些旅游的经验,看过一些东西,通过在互联网上“旅游”,脑补一下,基本上也能做到全国旅游,全世界旅游了。(旅游业从业者不要打我。话说回来,现在在中国旅游太花钱了。)通过互联网,你已经可以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个地理历史空间建立整体的图片,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什么东西,知道苏轼去过哪些地方,分别写过什么诗词,在哪个城市的作品比较多等等,知道哪里有化石可以采,哪个时代的化石比较丰富,哪里看宋代的城墙,唐代的建筑,哪里去寻访汉唐时的中国,哪里有世界地质公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地质地貌,各大名山的岩石主要是什么等等。这些不是历史学习吗?不是地理学习吗?不是生物学习吗?只比学校里的更丰富许多倍吧。

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所获得的对重要常识的吸收,象听故事一样的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也就是那种出身世家所受到的家庭熏陶。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网络的连接一切的特性,突破了过去的很多局限,使得知识的获取更加显而易见的可以基于兴趣去展开。兴趣其实也是种过滤机制。对事情的亲身接触也是种过滤。学习必须和生活相连,和玩相连。不要一味的只是读书,效率太低,容易走弯路错路(过去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自小就有这样的好的过滤,可以真的把知识的学习当做很有趣的事情。)。假想一下比如有个浩如烟海的知识整体,你通过各种过滤机制对其在不同的点逐层的进行吸收。

知识是有机的,你必须有机的去吸收。如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网络般的连接一样,重要的是知识间相互的建立联系。知识吸收要有机有序的进行,基于理解逐层推进,是不能强迫不能勉强的。学校学习考试那种方式,是机械式的填鸭式的,过于细节,甚至蜕变成对细枝末节的背诵记忆。

其实我上面讲的那些平台能够学到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学校学习的知识范围。这段时间的学习,发现以前在大学里学过的这么多门的数学,化学,生物,机械,电子,材料,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都基本上忘的差不多了。到底十多年来都从没有用过啊。(一点题外话,大家一般都觉得软件编程是理工科,可是我做了十多年软件,却把以前学的那些理工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十年不说一个语言,你就能忘记许多的词汇。更不用说这些知识了。编程的工作中常用到的知识倒是跟设计跟管理跟讲故事这些人文方面的东西紧密相关,另外接触到金融,地质,翻译,媒体,电商, O2O, 教育/学习,ERP,音乐等等领域,这些领域知识也学了不少。这两年做些硬件相关,大数据机器学习才回过头又接触些电子和数学方面的东西。你还认为软件编程仅仅是理工学科?软件编程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学科?这恐怕是大家需要好好思考的。)可是那些知识应该忘得这么干净吗?其实当年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样的学习方式极不牢靠,并没有建立和生活中的大量现象理解间的联系和知识间的连接。用本篇的话说,都是2B的知识,一旦不在那个领域工作,很快就忘了。现代以学校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一百多年以来,教的都是2B的知识,目的不是培养梁启超胡适那样的大师,目的是培养机器化大生产的熟练工人,包括知识工人(说的好听点是解决孩子们未来的就业问题)。钱学森的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但是知识是彼此相连的。我相信2C知识的学习,能够覆盖相当部分的2B知识的领域,并且如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深入下去,也离不开对该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2C知识的大量学习。并且,我相信,互联网会让2C领域的知识大量丰富起来,让2C知识的学习变得大为容易许多,丰富2C的知识,并延伸到2B领域。也许互联网学习在未来的建设,关键就在此,让无论什么家庭背景的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轻松逾越以前要那些大的世家才能达到的门槛,并且提供各种过滤机制,帮助大家有机的吸收并建立自己的知识。2B知识的有机的学习,需要依赖2C的知识。只有2C的知识可以把2B的知识都有机的连接在一起,通过对2C知识的有机的逐层的学习,是深入2B专业领域的基础。

我想再多讲讲2C的知识的体量是很大的。2C的知识,或者常识,即生活中的知识。现代人受现代教育制度的误导,常会认为生活中的知识是边缘知识,是非主流,不是知识的主体。这种认识,实在是本末倒置。我试着解释一下。大家旅游的多,见得多,自然会对不同自然风景的地貌的不同,植被的不同,动物的不同产生兴趣,继而对地质产生兴趣;去博物馆多的,会对人类起源感兴趣,那就涉及到基因学,会对人类不同文明的历史感兴趣,看到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就会去比较不同的文明发展史,会比较农业社会和游牧或采集打猎社会的不同,这些自然又是社会学的基础;看到古代各种器具的造型和纹路,自然对视觉设计又有了兴趣并产生感觉;去了故宫,再回到家看看故宫纪录片(),自然对中国古代的礼法社会有所了解,知道为什么孔子老人家哀叹“礼崩乐坏”,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以及希望修身养性,理解以前中国文明高度一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有一致的表现,更理解为什么古代中国儒释道三家构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史自然会去了解科技发展史,了解科技发展的环境和契机,了解科技发展的脉络。当你产生这些兴趣的时候,现代互联网可以让你迅速的获取相关知识,和你已有的其他知识产生连接,甚至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其他生活中大家普遍感兴趣的还有宇宙和现代物理学。现在的互联网,从常识层面去学习现代物理学并不难,难的主要是数学的推理。而物理学常识的学习又把化学,电子,生物领域贯通。另外一个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领域是医学健康,这方面也有大量的纪录片,讲人体的新陈代谢,讲现在人类对大脑的了解等等;对于临床方面的知识了解,也有好大夫在线,丁香园这样的网站有比较靠谱的知识介绍。另外,生活中要用到的各种化学品实在太多了。

生活中的知识是大量的,普遍联系的,是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紧密相关的。生活中的知识才是保有知识的稳定平台。这些知识不容易忘记,因为在生活中要反复接触到,会不断的增加对其的理解和彼此间的连接。生活中的知识,是足以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我这里做个小小的预测,未来即使学校依然存在,其学习也当是以这种生活中的知识即常识为主,首先建立丰富的常识,培养生活的情趣。这些常识的学习,在不久的未来,会覆盖很广的范围,非常丰富,也能达到相当的深度,是足够个人进入任何专业领域去深入学习的。

有一个广泛的知识基础,要进入任何领域深入研究都是容易的。以前的那些物理学大师们,也多是学识渊博的人。记得读爱因斯坦传的时候有讲到他年轻时有个经常的小聚会,和各种人讨论各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地质机械材料等等。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的经历,我猜想也让他接触到大量各领域的知识和发明,激发他的想象力,使得他能够提出相对论。(没有认真研究过这段历史。)使得他能说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话。在我看来,我理解想象力来源于广博的知识,那种理解了的知识,真正能够融会贯通的知识,或者说常识。常识,本来就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过滤机制。

这样的,通过互联网的学习,也许还是有个极限。比如可能还无法鉴别各种岩石的组成,无法鉴别古董,这些知识还是太专业了。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样品的在网络上的以极高清晰度和3D的展示,再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点滴的接触, 也许你也可以接近或达到专家水平。

科学研究方面,一直以来,需要数学的技能和实验的工具。缺少这两项,要进入专业的层次是很难的。但是这方面也许未来互联网也许会有其他的方式来解决,比如也许会有实验器材的共享或者远程操作(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应该还有更多的可以想象的)。

编程领域,我相信早就可以做到大家不上学只在网上学习做开源项目就可以达到专业级别的水平,再通过工作去增加技能就可以了。

在生物以及生理学方面,我发现通过这些互联网平台的学习也可以达到相当的深度。以前我一直觉得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即生物医学专业的学习,这个背景可能帮助我理解很多东西,这个背景是长达七年的学校学习获得的。可是在网上看了一个多星期,我感觉这种优势感似乎也很快消失了。

互联网的发展,在学习和知识平台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待发展。我们理应有更多的期待!未来也应该会有更好的过滤机制,来帮助大家不脱离生活不脱离玩的进行学习。

这种以常识为基础的学习,如梁启超所说,首先是人生之本,其次也是进入专业领域的坚实的基础。未来应该是一个以兴趣为主导的社会,各行业的从业者是对这个领域真正有兴趣的人。

2B和2C知识的平衡,也算一个永恒的话题吧。梁启超喜欢自己的子女能有所专长,但又不失常识。他自嘲“我是学问兴趣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不愿子女们学他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是他何尝不是文学的大家以及近代中国报业和新闻行业的开创者,也算是政治领域的专家。梁启超的实践经验比起很多的知识分子也是要丰富的许多的。

2C知识的匮乏和知识被切割成一块块的2B的知识,这是历史的局限,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通过学校体制对众人2C知识的剥夺,灌输以彼此割裂的2B的知识,更容易培养缺少社会能力的熟练工人。还有其他原因,不敷述了。我相信,互联网时代,大量的知识回归成2C的知识,象讲故事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大众知识的基础,甚至成为新的文盲的标准。2C知识会成为进入某领域深研的基础,使得我们的时代更可能产生真正的大家。也许我们能够迎来又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吧。人类不同文化的融合,也许会在我们的时代开出新的文明之花吧。(题外话,对那些崇尚复古的人,我想说,未来如果说有中华文明再次崛起,也绝不是以前那个中华文明,肯定是个崭新的文明。)互联网时代的本质,就是大众群体的崛起,多数的崛起,他们在豆瓣知乎等平台上形成了热点,让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知识能够再次强烈的表达出来。

其实知识的学习,感知和反思能力也很重要,也可以算作一个过滤方式吧。尤其是感知自己现在在哪,需要往什么方向发展。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是严重破坏这种感知能力的。非本文重点,不详讲了。

这次引起国内广泛关注的美国大选,在我看来,并无多少新意,不过是已有十几年矛盾的继续深化而已。这个矛盾就是落后的教育制度(产生于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的以学校为主的教育制度)和复杂的高等的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拥有广博知识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是人口比例的极少数,所以广大人群容易受到各种力量的左右。美国现在需要的是又一个启蒙时代,崇尚理性和知识。当年Thomas Paine大书特书的Common Sense,翻译过来,就是常识!

新年伊始,以此短文做个分享,欢迎大家讨论!就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多学些2C的知识吧!

此条目发表在科学研究, selflearning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知识,2B还是2C?》有3条回应

  1. admin说:

    相比于谷歌搜索,百度搜索出来的内容质量差了许多。以我的经验,想了解某个主题,用谷歌搜索,花个半天到一天时间,可能你就能对那个主题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在百度上想做到这点很难。一方面百度只适合搜国内的中文内容,另一方面百度的搜索结果人为干扰过于严重。当然也不能都怪百度,因为中文的内容源的质量本身就差很多。那又是一个大的话题了。所以知乎会比国外的quora有更多的“大V”在上面,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写答案。而国外的内容则会分散在许多的网站上。

    另外一点不同的地方,是国外因为版权原因,看纪录片可能没有那么方便。这点倒是国内在知识获取方面的一大优势。属于后发者大量盗版先发者的知识文明成果。:)

  2. Diana Dogaru说:

    Wonderful insights on the 2C knowledge itself and its need nowadays, Leon!
    My understanding is the 2B knowledge is a result of the societal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over time, and that societies follow a certain order (political, administrative, etc.) in order to ensure its functionality.

    • admin说:

      Hi, Diana,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thoughts! Sorry that I forgot to review and approve comments posted. And I just did it so your comment got displayed finally.

      Yes, I agree with you that 2B knowledge is mainly to serve the institutional interests so it is not very concerned with the well-beings of individuals inside. 2C knowledge, however, is deeply concerned with the well-beings of individuals. And I am arguing that in our time, institutions increasingly have to rely on the well-beings of its individuals in order to function better.

admin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三 ×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