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内容的生产方式

英文版

互联网学习/教育要有大的发展,我们必须改变当前学习内容的生产方式。

传统的学习内容的生产方式,是内容生产者和知识的所有者或专家进行沟通,把专家所拥有的知识转化成教学内容。这样的生产方式,成本是非常巨大并且非常消耗时间的,内容生产的周期很长。这样的生产方式所形成的后果是学习内容的极度匮乏,涵盖面太少,不能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实际中的学习需求。内容经常是非常过时的,缺乏更新的,没有人打理的,和充满了各种错误的。在知识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学习内容生产方式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对于处于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企业,这样的内容生产方式也是无法满足员工每日的大量的学习需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喜欢到博客微博等等地方去学习,大家想了解什么知识,多去那些地方去寻找,因为这些地方的知识,即使知识性不是那么强,至少是及时的,丰富的,更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学习内容生产方式有两大隔离。 第一个隔离是内容生产者和知识所有者之间的隔离。这个上面已经提到。另一个隔离是教与学之间的隔离。学习的人并不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内容的建设中去,知识专家们也不能够从学习者这里获得知识的反馈。

这两大隔离,造成了静态的知识而非动态的知识。这恐怕是因为大家对知识的一种潜意识上的假设,即知识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知识一旦获取就不再改变,所以专家们不用再去更新这些知识。而学习者,他们还没有学会知识,没有拥有该知识,所以他们对这个领域就没有任何知识,他们也不能对知识建设做出任何贡献。

这样的认识,首先在知识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肯定是不合适的了。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在一个共同探索知识的进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大多数人仅仅根据少数知识专家发现的规律去做简单的操作,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来,他们需要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何去改进这些知识。如今的时代,不是大多数人都工作在流水线上做着机械单调重复的工作。现在只需要占人口比例很少的人去从事这样的工作,而更多的人从事的是复杂性的知识性工作。美国目前的高失业率,一方面大量的人从传统的制造业失业出来一直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受软件影响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有独立思维能力有探索能力的人,却找不到合适的人。这是个教育问题。在互联网改变的经济里,越来越多的是社会产品的生产。所谓社会产品即解决社会需求的产品,如教育,养老等等。通过互联网的探索,我们对这些社会领域的知识会大大丰富,这是一个真正爆炸性呈上亿倍规模成长的领域。而我们人类以前在这些领域的社会科学,远远不能满足这些探索的需求。所以这些新的生产一定是需要大量的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知识探索能力的人在其中就业的。而现有的教育模式不能提供这样的人造成了最大的矛盾。

如果这些人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来,他们就会发现知识的探索过程,一定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的。知识并不是束之高阁的东西,知识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想通的,这样知识才有活水之源,才可能更新变化有所突破。这点,常常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忽略,是我们做互联网教育的,最需要有所认识的地方。

我们如何能够消除这些隔离?让知识专家们在自己探索知识的时候就可以一边探索一边积累建设自己的知识,并和外界分享。其他人通过学习这些专家们分享出来的知识,也可以以某种方式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去。知识专家并不是专门为学习者去生产“学习内容”,其只是分享自己的知识,而这个知识是一直在构建中的,所以专家们对自己构建的知识一定是在每日打理的并不断更新的。

当我们看看各种博客,微博或者社交网站,里面有很丰富的内容。如果我想了解某方面的知识,我经常会去那里找,然后去构建。那么这些博客,微博或者社交网站,算不算学习解决方案?这些地方,算不算学习场所?这个问题这里问出来,先留给大家思考。

2008年美国的TeachStreet出来的时候,其实我早有那样的网站的想法。一直没有去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必须解决内容的问题。虽然TeachStreet专注的是生活中的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学习内容的生产方式,不会对用户产生粘性的,也无法由生活中的学习去把知识丰富起来,去真正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只能沦为兴趣爱好的“非正式学习”场所。所以TeachStreet的失败并不出我所料。国内的第九课堂,模式跟TeachStreet一样。曾经问其创始人,与TeachStreet有什么不同。他说不出来,只说团队执行能力肯定不一样。

Evernote作为个人笔记,其实也和那些博客,微博一样,成为人们分享知识的一个地方。但是跟博客微博等一样,Evernote仍然是非常缺乏结构性的,知识性仍然不强。Evernote的创始人说他们计划逐步推出更多的结构性的东西,让Everntoe的知识性更强一些。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经历了对衣食住行,购物,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以后,逐步开始进入人类世界更深层次的数字化,比如学习教育领域。我们也可以以一种比较简单化的方式这么看,在google引领了沟通和信息领域的第一波数字化和facebook引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第二波数字化后,第三波数字化应该是人类意识领域的数字化,即意识软件(consciousness software)的兴起。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更好的管理我们的意识。我有什么心得体会要与人分享,为什么我需要去这个微博,那个微信或者社交网去一个个的发。我写什么文章,这篇文章的构建来自于一长段时间里在某个领域的经验积累,我如何能够更快的定位这些经验,我是不是在重复很多以前说过的东西?要做好这些事情,我们就需要深入人类的意识领域,去观察学习和知识形成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才可能更好的理解到底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知识。我们的学习,知识构建,分享交流,这些都是连续性的意识管理的过程,应该有更好的工具去帮助我们去做这些事情。有了这些软件工具,我们才可能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去,让知识回到其真正的生活之源去,成为活的流动着的结构,而不是死的布满蛛网的“知识”。

在如今这样一个充满探索性的互联网时代,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将越来越重要的成为这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员工的工作性质已经是充满了探索式学习的情况下,我们做互联网学习人如何不拖后腿,不为旧的教育模式所束缚,真正的支持员工的这种探索式学习,帮助组织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有很多需要思考的东西,有很多需要探索性去学习的东西。我们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去在这个转折点上去促成新的教育方式的形成,使得学习和教育得以归其本来面目。能够以和平的力量去促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此条目发表在selflearning, 演讲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九 − = 5